薛其坤等摘得首届未来科学大奖

日期:2016-09-23

|  来源:中国青年报【字号:

  中青在线北京9月19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原春琳) 在今天举行的首个民间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上,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薛其坤教授因其在各自领域的卓越研究,分别获得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的“生命科学”奖和“物质科学”奖。他们将各自获得100万美元的奖金。

  今年1月17日,在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的宣布仪式上,杨振宁先生宣布大奖的成立。据介绍,未来科学大奖的参选工作成果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主要在大中华地区(包含中国大陆地区、香港、澳门及台湾)完成。完成者不限国籍。

  据介绍,未来科学大奖在设置上吸收了国际知名奖项如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和科学突破奖的经验,同时也做了创新。比如,在捐赠模式上,其他奖项多是由一个家族或个人捐赠,未来科学大奖则创新了聚合众人之力的捐赠模式,奖金来源于未来论坛理事的自愿出资,并选择公共声誉优良、社会贡献突出且深度认同科学价值的行业领袖定向捐赠,每项奖项由四位捐赠人共同捐赠。

  首届未来科学大奖设置了“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两个奖项。首届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包括丁洪、何川、李凯、饶毅、田刚、王晓东、文小刚、夏志宏、谢晓亮。

  据介绍,遵循“程序正义”的原则,未来科学大奖评审过程,引入了提名权与评审权分离、评审委员与被提名人不接触原则等规则。大奖采取提名邀约制,提名人涵盖海内外华裔科学家,如斯坦福、伯克利、麻省理工、普林斯顿等相关学科的教授;也涵盖了港澳台、中国大陆在科学领域有成就、有想法的众多科学家。科学委员会的成员不参与提名,在任职期间及其后两年,也不能被提名,以保证大奖的公正与公平。

  科学大奖自2016年1月宣布成立后,很快成立了监督委员会,主席是清华法学院教授高西庆先生。同时也邀请毕马威作为外部审计团体,全程监督评审的每一个步骤和程序,确保整个评审过程的公正性。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