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字符,我长长地舒了口气,两年来夜以继日,不辍笔耕,终于完成了这项重要使命。
这是我第三次写有关王选老师的专著。2002 年和 2004 年,受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委托,我分别撰写出版了《王选的世界》和《中国当代著名科学家丛书——王选》两本著作,都得到王选老师和夫人陈堃銶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书出版后,王老师在《王选的世界》扉页上亲笔给我留言:“扎实的文学基础,再加上熟悉情况和辛勤努力,使你写的这本书文笔流畅,具有可读性,从而得到各方的好评。”让我深受鼓舞。
然而,写这部《王选传》时,敬爱的王选老师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
2006 年 2 月王老师不幸辞世后不久,九三学社与我联系,让我写一本王选教授的新传记。后来,韩启德主席亲自征得了陈堃銶老师的同意,邵鸿副主席正式跟我谈了关于编纂出版“九三学社人物丛书”的情况,写王选传记的事终于定了下来。但我并没有急于动笔,一是忙于王选先进事迹宣讲活动、整理出版王选老师的文集和纪念文集、筹建纪念陈列室等工作,静不下来;更重要的是,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我感到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和压力,不能简单重复以前写过的内容,而应该认真搜集资料,潜心研究,写一部真实深刻地反映王选老师一生的经历成就、思想精神、风格品德的大传、全传。
接下来的两年间,我通过参与一系列纪念王选老师的活动,积累了丰富新鲜的写作素材,对王选老师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提高。通过参加“王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宣讲活动,深入了解了王选老师在科技创新、参政议政、品德风范等方面的感人事例;在建设王选纪念陈列室和无锡王选事迹陈列馆过程中,收集了王选遗嘱、设计手稿、工作日记等大量珍贵资料;通过编纂纪念文集《风范长存·怀念王选院士》、协助拍摄专题片等工作,从有关领导和部门以及王选生前的亲朋好友、同事、学生和医护人员的深情回忆中,感受到了一个更为立体鲜活的王选。
更为重要的是,在上述工作进行过程中,陈堃銶老师一直亲力亲为地参与,通过当面讲述、录音等形式,提出指导性意见,耐心讲解有关激光照排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应用推广过程中的艰难困苦,讲述王选老师鲜为人知的往事和人格魅力,他们一生携手相伴、为激光照排拼搏奉献的历程使我深深感动。另外,陈老师还提供了许多首次面世的宝贵手稿、图片和实物。尤其让我惊喜的是,陈老师在整理展品时,无意间找到了 1988 年王老师和她给《中华之光——王选传》一书作者录制的多盘回忆录音磁带, 真是雪中送炭!使我得到了详细而权威的珍贵资料。
经过两年的积累沉淀和梳理构思,2008 年 3 月,我开始正式动笔。这之后,一边忙日常工作,一边早晚不停地写作。开始时写得不顺利,因为我满怀着对王选老师的崇敬,总想着如何用最好的、充满感情的文笔去描述他,总想着超越自己以前的作品,所以仿佛被捆住了手脚,虽然绞尽脑汁,但仍觉下笔拙涩。带着这些苦恼,我请教陈老师,陈老师答复说, 这部书“不宜歌功颂德,不要把王选写成高大全人物,王选也有缺点、不足和失误,要展现一个客观、立体的王选给大家”。简单几句话使我豁然开朗,用平实严谨的语言、丰富生动的事例,把一个真实的王选呈现给读者,就是这部书的写作宗旨。在风格上,则继续延续《王选的世界》中
“客观描述和口述实录相结合”的手法,除王老师外,又加入了陈老师和其他当事人的“口述实录”,把以前没有写过的内容,尤其是王老师后半生的经历和精神作为重点补充进来,从多层次、多视角来刻画人物,还原历史。上述原则确定后,我再写起来感觉“如有神助”,顺畅多了。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我沿着王选老师的人生足迹,一步一步地走着,一字一句地写着,我被王选老师坎坷传奇的一生、坚韧执着的毅力和纯厚无私的品德激励着,被他和陈堃銶跌宕起伏、始终不渝的爱情感动着,时而开心,时而愤懑,时而激动,时而悲痛,时而欢欣鼓舞,时而唏嘘泪下……2009 年 11 月一个深秋的上午,近 40 万字的初稿终于完成, 我的思想和心灵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净化和洗涤。
一个人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和所受教育对他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本书第一章“故土家世”、第二章“青春年少”,叙述了王选的青少年时光,和谐开明的家庭教育使他从小树立了爱国奉献的价值观,形成了正直善良、诚实宽厚的人格和“做个好人”的人生观;在上海南洋模范学校所接受的良好教育,则为王选的大学学习和日后取得成功打下了第一块基石。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往往只有几步。第三章“北大学子”着重描述了王选的大学时代,他作出了“人生第一个重要选择”——选择计算数学方向,并通过参加“北大一号机”的改进工作,对于计算机技术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四章“峥嵘岁月”和第五章“相濡以沫”所描述的 20 世纪 50 年代末到 70 年代中期,是王选人生的低谷时期,他不顾疾病缠身、环境恶劣, 通过自学提高英语水平,进行软、硬件相结合的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成为我国早期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佼佼者。他与生命的另一半陈堃銶结为患难夫妻,两人志同道合,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艰难岁月。
1975 ~ 1993 年,王选全身心投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中,和同事们顶住压力,艰苦攻关,锲而不舍,不断创新,先后研制出六代激光照排系统,在国家、协作单位和用户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大规模推广应用,掀起了一场“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印刷技术革命。“惊世原创”(第六章)、“原理性样机”(第七章)和“印刷革命”(第八章)用浓墨重彩详细记录了上述伟大历程,以及王选求实创新的科研作风和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
第九章“技术创新”重点描述了 20 世纪 90 年代,王选与同事们持续创新,研制出一系列先进成果推向海内外市场,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行业的过程,并对王选的创新思想进行了总结再现。
第十章“甘为人梯”描述了王选老师以提携后学为己任,“爱才如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现和培养青年科技才俊的感人故事。
王选老师之所以感动人们,不仅因为他的巨大贡献,更因为他高尚的品德风范。第十一章“山高水长”,再现了王选淡泊名利、生活俭朴、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真诚坦率、虚怀若谷等高尚品德,也描述了他为人处世的特点和弱点。首次集中叙述了王选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人大常委和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等职务期间,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所做的重要贡献。作为方正的“精神领袖”,本章对王选在方正集团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产学研相结合道路上的成功实践进行了总结,也对他遇到的挫折和坎坷进行了客观描述。
第十二章“鞠躬尽瘁”,是对身患重病后的王选晚年的集中重现:身为绝症患者,他泰然立下遗嘱,乐观豁达,坦然面对生命;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他为国家发展和单位建设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作为梨园挚友, 他对传统京昆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倾注了极大关爱。他挥笔著文、发表演讲,反映出独具魅力的科学思想、人文情怀与哲学智慧;他笑对病魔,顽强抗争,以超凡的毅力和胸怀实践“好人观”,奏响了一曲超越生命的华彩乐章……山河失色巨擘折,九州花雨为君殇,本章还记叙了王选老师逝世后各界对他的沉痛缅怀和纪念活动。
我把初稿传给陈堃銶老师,请她审阅把关。陈老师回复说:“你能把这么丰富的材料组织起来,写成这部书,实属不易,许多内容没有亲身体会是写不出来的,你辛苦了!我一定仔细阅读你的心血之作。”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里,年迈体弱的陈老师除日常事务外,几乎每天伏在电脑旁, 花费大量精力审改书稿。她考虑问题周到细致、深远全面,对书中细节认真核实和补充,力求准确完整;她委婉地提出,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书稿应简洁一些,一些细枝末叶可以去除,一些章节可以合并或调整顺序,使全书的结构更顺畅,文字更精练,重点更突出。在修改一些重要内容时, 陈老师总是通过电话细细与我商量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对我因充满感情而偏于华丽拔高的描述语言,陈老师特地用黄色标出,嘱我改得平实自然些。有陈老师把关,我心里感觉特别踏实。
经过半年多的修改,六易其稿,这部《王选传》终于定稿。在此,我要对陈堃銶老师表达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九三学社、学苑出版社、中国科学院和科学出版社为此书的出版所作的努力。
感谢通过各种形式为本书提供素材的王选老师的亲朋好友、学生、同事以及各界人士,他们的真情回忆为本书增加了历史真实性和可读性。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走进王选老师的办公室,这里还是他离开前的模样。望着墙上王老师的照片,想起 1998 年我第一天上班,王老师为了缓解我的紧张情绪开的那个南方口音的玩笑,他说:“丛中笑,名字很好听,可是平时叫你‘小虫’、‘小虫’,却成了虫了。”一晃 12 年过去了,生命随光阴水一般流逝,王老师却仿佛从未离去,他那和蔼可亲、充满鼓励信任的音容笑貌在我脑海中清晰依旧;他留下的宝贵精神,灿若星辰, 将永远闪耀在浩瀚宇宙之间、祖国人民心中。愿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研究王选,学习王选,像王老师期望的那样“超越王选”,沿着王选老师的路,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