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俊传

|  来源:【字号:

  柯俊先生是国际著名金属物理学家、科学技术史学家和教育家,由于在奥氏体中温转变—贝氏体方面的学术成就,被国际同行称为贝茵体先生(Mr.Bain)。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奋斗在冶金、材料科技界、教育界、工业界、考古界,情系矿冶,悉育桃李,成就了辉煌的钢铁人生。
  我与柯俊先生都是浙江人,先生来自黄岩,我来自崇德。我们之间的缘分始自1954年。那一年的秋天,凭着为祖国工业化奠定物质基础的理想,我考入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学习电冶金。来到学校不久,便见到了在校园内骑着一辆英国蓝羚牌自行车的、风华正茂的柯俊先生,对这位留英归来的著名教授同学们都充满敬意。
  柯俊先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主义者。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先生作为天津学联的骨干之一,高举着“天津学生请愿团”的大旗,组织和领导了天津学生的“一二?一八”大示威。1937年7月天津沦陷后,先生流亡到武汉,在武汉大学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业。大学毕业后,先生参加到抗日战争中,先是负责民营工业的搬迁工作,后赴越南、缅甸、印度组织抗战物资的运输。后来,先生怀着“科技报国”的理想赴英国留学,博士毕业后取得伯明翰大学的终身教职。新中国成立后,先生毅然决定回到祖国,并向挽留他的朋友说:“我来自东方,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一吨钢在那里的作用,远远超过一吨钢在英美的作用,尽管生活条件远远比不过英国和美国,但是物质生活并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重要的。”当得知了先生的这席话时,在校学习的我们都深受感动。这也更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刻苦学习、钢铁报国的决心。“文革”期间,先生受到不公正待遇和残酷批判,然而依然坚定对社会主义祖国、对党的信仰,并在拨乱反正后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柯俊先生是一位具有战略思想的科学家、教育家。早在英国学习和任教期间,先生就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果。回国后,他预测到金属材料学与固体物理紧密结合的国际学术趋势,和冶金工程日益需要物理化学的理论支持才能不断创新,提出了工科大学要走理工结合的发展道路,并在母校创立了物理化学系,开创了新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培养理工结合的科技人才。在那段物质条件艰苦,政治运动频繁的岁月里,先生以对科学事业的忘我追求,立足国情,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开展了耐热合金、永磁合金、半导体材料、超低碳贝茵体钢等一系列战略材料的研究,并非常注重解决工业生产、国防工业中的实际问题。“文革”后期,先生提出将研究冶金、材料的科技手段与考古工作紧密结合,开拓了冶金科技考古的学术方向,并在母校创设了科学技术史国家重点学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先生积极推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并在母校组建了被誉为“大材料”的教育改革试点班,为我国新世纪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了宝贵经验,产生重要影响。1996年先生在《钢铁发展与人类文明——驳钢铁工业是夕阳工业》一文中做出的许多预测,在今天已经或正在变成现实。
  柯俊先生学风严谨、淡泊名利、提携后学,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做出了光辉榜样。母校的师生们都知道,柯俊先生治学非常严谨。他曾给自己指导的博士生投弃权票。他与考古部门合作,如果考古报告不发表,他主持的相关鉴定报告就不发表。先生的严谨学风,使得他在学术界赢得广泛尊重。正是以先生为代表的老一代钢院人的严谨治学,奠定了母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对于名利,先生非常淡泊,他受邀到大学、企业、研究机构做报告,不讲排场,甚至自付旅费,退邮酬金。每次见到先生,他都是异常忙碌,他常说:“知识分子从来都是二十四小时工作的”。先生关爱后学,为祖国培养青年学术人才不遗余力。他利用自己在国际学术界的人脉,不知推荐过多少学生、青年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深造,他们中的一些人现已成长为院士、长江学者或优秀的科学家。
  《柯俊传》生动记录了先生一生的光辉历程和奋斗足迹。读完这本传记,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深深地感到,在柯俊先生的身上,集中体现了老一代科学家爱国主义的报国情怀、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品格。《柯俊传》的出版是我国冶金、材料界的一件文化盛事,也是母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一项标志性成果。相信这部传记,对于启发年轻一代科技、教育工作者如何严谨治学,如何教书育人,如何成长为创新型、战略型科学家和教育家,都有重大的启迪,是一本难得的人生教材。作为后辈的我们,当永远以先生为榜样,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不懈奋斗!
  祝愿尊敬的柯俊老师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祝愿亲爱的母校——北京科技大学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徐匡迪
     2012年10月17日
上  篇
第一章  黄岩柯家 
1. 三君八俊满橘乡 
2. 追溯元代柯氏 
3. 石榴花开的日子 
4. 柯氏儿女皆俊杰 
第二章 辗转求学 
1. 那些少年往事 
2. 第一次流亡 
3. 就读河北第一中学 
4. 两年的预科班生活 
5. 动荡时事造就多彩大学 
6. 走在抗日游行队伍的最前排 
7. 辗转武汉求学路 
第三章  八年抗战 
1. 投身民族抗战的热潮 
2. 负责民营工厂督迁工作 
3. 督迁大冶各厂矿 
4. 最后关头的武汉抢运 
5. 亲历武汉的沦丧 
6. 辗转抗日到越南 
7. 艰苦运输中的趣事 
8. 重庆遭日军轰炸 
9. 恪尽职守在缅甸 
10.穿梭在密林群山之中 
11. 不辱使命在印度 
第四章  留英十年 
1. 科技救国赴英伦 
2. 师从顶级大师D.Hanson教授 
3. 伯明翰大学的终身讲师 
4. 志同道合“下午茶” 
5. 结婚日选在“九?一八” 
6. “结草衔环,容图报于来世” 
7. 祖国,我回来了! 
8. 关爱父母,抚育弟妹 
中  篇
第五章  志定高远 忠诚教育事业 
1. 毅然走进钢铁学院 
2. 创建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筹建金属物理化学专业 
3. 创建科学技术史研究生专业 
4. “文革”动乱中的师者 
5. 花甲老人光荣入党 
6. 重视幼儿及少年教育 
7. “我的科技馆情缘” 
8. “没有围墙的大学” 
9. 言传身教全面关心青年人的成长 
10.勤奋好学 不断更新知识 
第六章  穷格物理 业终大成——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 
1. 阐明钢中过热和过烧机制 
2. 贝氏体相变切变理论的创始人——国际称道的Mr.Bain 
3. 发展马氏体相变动力学 
4. 结合国情发展研究应用新材料 
5. 重视战略工业传统金属材料的研究推广 
6. 促进半导体缺陷结构研究 
7. 发起和指导超级钢的研究 
8. 参与国防工业科研 
9. 担任《金属学报》主编 
10.远见卓识创建学会 
11. 服务社会  矢志不渝 
第七章  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先驱者 
1. 全国首开电子显微学教学 
2. 电镜实验室的艰辛历程 
3. 悉心培养中国电镜人才 
4. 友好的中日电镜交流 
5. 填补国内电镜教材的空白 
第八章 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 
1. 走进冶金史的长河 
2. 三个“世界之最” 
3. 中国冶金史研究的重大发现与新进展 
4. BUMA:世界冶金史的纽带 
5. 获“Iron Master”称号 
6. 走向灿烂的未来 
下  篇
第九章  中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奠基人 
1. 勾勒金属物理专业发展蓝图 
2. 为创建金属物理勤学俄语 
3. 金物大楼系心血 
4. “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的典型” 
5. “四大名旦”同台唱 
6. 非常“4+1”会议 
7. 讲义中的辛勤汗水 
8. “请进来,走出去” 
9. 金物桃李满天下 
第十章  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1. “文革”后第一所与国外建立合作的高校 
2. 北京科技大学加速走向国际舞台 
3. 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积极促进者和执行者 
4. 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份重要报告 
5. 适应21世纪工程教育改革的尝试 
附录A 柯俊院士主要经历/奖项情况 
附录B 柯俊主要著作目录 
附录C 部分约稿辑录 
后记
  韩汝玢  1934年8月生,河北省清苑县人,中共党员。1956年北京钢铁学院金相热处理专业毕业留校,担任金属物理教研组助教、讲师和柯俊秘书;1961~1964年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师从柯俊。1977年调至冶金史研究所任职,历任副所长、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冶金技术史,共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 “中国古代钢铁技术的发展历程”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3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与柯俊合作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矿业卷》一书,四次协助柯俊组织和参加冶金史国际会议,历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常务理事等职。
  石新明  1974年1月生,山西省闻喜县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科学技术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柯俊院士。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主持创建了全国第一门《大学生社会实践》国家精品课程,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曾任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团委书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等职,兼任柯俊秘书(1999~2004年),共青团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北京科技大学第十届党委会委员。现任职于共青团中央学校部。
  此书起意于2006年,原想以钢小伙、铁姑娘的眼光和笔触来记录一代大师辉煌的人生,作为我们表达对柯先生的崇敬、感激之情,献给先生九十华诞的礼物。先生学问之深、品格之高,为我们深深所仰慕,向往在记录先生的点滴琐事中,体会先生爱国敬业之情,感受先生教育润化之意。但先生一生勤勉,惯于淡泊,且不喜张扬,此意一经知晓,便多番劝阻,不愿成稿。
先生生日之后,吾等仍心念念难忘此书。常与大家交谈之中,穿插先生故事以分享事理,每每掀起极大热情。是为感慨,如此精彩故事,只存于我们口口相授之间,实为可惜。且先生之故事,多为点滴片段,只言片语难以表述完整。遂大胆起意,采访先生本人,将先生之故事记录存稿。先生曾多次叮嘱,不应写书,仅当故事,听听而已,多点精力在学术研究上。虽难弗先生之意,但有如此机会多接受先生教诲,实属难得,不愿就此放弃。
  2007年1月28日晚7点半,在时任北京科技大学团委书记石新明的带领下,开始了第一次采访。之后,在病榻上,先生陆续给我们讲述了很多以往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旁征博引,议古论今,受益匪浅。在先生的笑谈中,我们记录下先生的两次流亡、两次进当铺、八年抗战、留英十年等等事迹。感受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谈及年少时代的流亡,先生悲叹的是山河的破碎、国家的落后;谈及在越南缅甸印度的工作种种,先生不提工作辛劳,只提国内外差距;谈及在英国留学生活,提及更多的是国外大学的办学模式如何运用到国内教育上……
  此书历时五年,多次中断。每每修稿,皆不甚满意,材料整理撰写之间,愈觉难以描绘先生风范之一二。但为早日与众共享先生教诲,品先生之风德,虽挂一漏万,仍将此拙本献出,以飨众人期盼之意。
  本书系集体创作完成。石新明、王丽莉、杨瑞栋、于伟、刘伟(小)、周意、马海等人多次采访,将录音转为文字,并与牛犁、刘伟(大)、乔保娟,谢甘霖、张子强、冯子同、陈希、王进、王婷、姚远、张治宇、贺亮等人共同完成初稿。后韩汝玢、石新明、潘小俪、王丽莉、周意、侯晓敏、关望、于伟、赵博、牛犁、马海等人对此稿进行数次修改,韩汝玢、石新明又进行了补充、统稿。
  衷心感谢柯若仪、柯若伦、柯若儒、柯英、柯明、李静波、黄务涤、张挺、邱亮辉、 王佩璇、朱元凯、刘建民、吴杏芳、柳得橹、蒋柏林、褚幼仪、陈梦谪、杜国威、孙淑云、梅建军、李延祥、李秀辉、潜伟、李晓岑、章梅芳、成瑜、陈坤龙……他们或接受采访,或参与修改,或提供图片、资料线索,提交与先生合写的文章。姜曦在搜集她的博士论文资料时,也特别关注先生在重庆档案馆、武汉大学档案馆保存的珍贵资料;田实专门去先生家中摄影。特别要提到的是韩汝玢、柳得橹两位有心人 ,她们有意搜集和保存先生的相关资料已经有20余年了,此书的很多资料、照片都由她们提供。虽年逾古稀,仍夜以继日地搜集材料、修改章节,甚至亲自扫描图片。 感受到的是她们对柯先生的崇敬、爱戴之心,对此书的慎重之情,让晚辈们感动备至。 
  柯先生的爱人,邱绪瑶教授和柯先生同龄,是燕京大学经济系的高材生,当年“一二?九”运动的参与者,如今也已至耄耋之年。得知我们在梳理先生故事,细心提供许多素材和照片。并亲自口述、撰写相关章节内容,多次打扰,为二位老人64年的伉俪情深所深深感动。然而,令我们非常悲痛的是,就在这本凝聚着她心血和爱意的书出版前夕,敬爱的邱绪瑶教授在2012年8月30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她离开的日子,正是新生开学的时候,我们永远怀念她。
  2010年5月得知中国科学院院士局组织编写“科学与人生”大型系列丛书,经过申请《柯俊传》也有幸被批准列入其中。同年6月送出初稿请张兴钤院士、师昌绪院士推荐;又请叶恒强院士、师昌绪院士、柯伟院士审阅。他们都提出了宝贵意见,为本书的成稿做出了贡献。对这些宝贵意见编著者尽量在改稿中予以采纳、认真修改。联络员王丽莉为此书的录入、编排、加注、与出版社编辑联系等,任劳任怨、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柯俊传》五改书稿,终于出版。对5年来先后参与、支持此书出版的院士、教授、年轻晚辈、亲属,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衷心感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校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院士,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院士为本书题词,感谢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校友为本书撰序。
 
编著者 韩汝玢 石新明
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