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在2011年的春天,南京大学拟组织撰写一本冯端院士传记,《点滴凝聚铸人生——冯端传》,以庆贺冯端院士90寿辰暨南京大学110年校庆。我受南京大学的委托,接下任务,广事搜罗资料,埋首于案,经近半年的努力,终于交稿。虽说书稿得到好评,“通过对冯端院士的科学工作、科学态度和生活经历的全面记述,多视角呈示了冯端院士如何做大学问、成大事业、做大贡献的历程”,也是给予鼓励之意;但“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知道,科学大师的科学人生及人格、气质、精神,都绝非我真正写得清楚的。
2013年年底,我又被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与南京大学共同邀请参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负责冯端院士学术成就的采集工作,唯限于责任担当,备极辛劳,写就《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冯端院士研究报告》。
常言道“事不过三”,可我这却是好事连连:科学出版社约稿,于是乎,就有了本书的写作。
书写完了,心头如释重负,亦感慨良多。五年之内,三写《冯端传记》(主旨不同、立意有别、角度各异),虽洋洋万言,至此江郎才尽矣!“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五年写作所及,情随事迁,遂有所感。说起来,为冯端这么一位科学大师作传,更何况大师又是自己的一位至亲、朝夕相处的一位长辈,为其作传,既是一个机缘,良机天赐;又是一种责任,责无旁贷。
从亲人的角度,零距离观察传主的科学工作、科学态度和生活经历,多视角呈示其如何做大学问、成大事业、做大贡献的历程,凸显其献身科学、品格高尚及严谨治学的精神,展示一个生动而充满魅力的当代科学大师的形象,让公众了解,有益于社会。由是言之,为科学大师作传就有了一种奉献社会的意义,乃是当仁不让,义不容辞。然而应该说,作传更是一种挑战。
为名人作传,尤其是为身为亲人的名人作传,不仅是挑战而且是绝大的考验,似易而实难。说易,不外乎:一是名人之事迹、功业尽人皆知,资料、文献俯拾皆是,情操、风范驰名遐迩,声名、风评俱在;二是对于身为至亲的名人,朝夕相处,知之甚深,很多事情都有所了解、知其原委,可谓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由是,当信手拈来,随意挥洒,不拘形迹,如悠悠浮云,款款流水。其实不然,难与易是相对的,看似易,其实别具机杼,实则难。
传记写作,贵在全面,重在真实,难在千头万绪,无从入手;难在含金量的多少,要披沙炼金;难在品藻吟味,探求精气神,要着眼于人格、气质、风神、襟怀;难在生命感悟的体会,人间忧乐,世味甜酸;更难在人各不同,各如其面,寸楮片纸,要足以熔冶感性的浓度、知性的密度、思想的深度,哲学的亮度……难度何其大也?
有道是:写作难,写名人传记难,写科学名人传记更难。科学名人之做学问,探究自然,志在深远,重在思想性、文化性;其学术风格,凌波微步而脚踏实地;非内行人无从窥其堂奥,难识其神。由是,写科学名人的学术章节,无异于雾里看花;欲厘清其思维脉络,不啻为极为困难的挑战。况且,大多科学名人一生为人、为学淡泊名利,不事张扬,了解其学术经历相对容易,而触摸其学术思想的演进和形成、梳理其科学之路的心路历程,更是难上加难。诸如我之传主,其人生价值取向是将学问与人生融合,科学人生,读书、教书、写书和科研,一以贯之,可谓波澜不惊、平淡自然,然发乎性、近乎情,却是其情操性行的真实体现。然,写这样一个人,能不难吗?
如何在这求学、教学、科研、著述、处世、为人等的平凡历程中,沿着一行长长的、清晰的脚印,追寻那不平凡的科学人生,走进九四老人的自由王国,非识力超卓者不可,自忖非我所能,但事已如此,只能勉为其难,肃然秉笔,尽力去做。
传记创作之难,众所周知,更为我所深知,它包孕天地万汇,须学,须识,须情,既考验文字功力,也验证情操性行,发乎性,近乎情,丝毫勉强不得。
人生华妙,世象纷披,用文字写出科学大师之盛德清操、崇高朴厚,记录其身世阅历、行止言谈,要言不烦,做到大处着眼,小处落墨;深处见精神,巧处见功夫。众多资料,就如同大千世界的一鳞一爪一片断一转瞬,必须加以精心调制,巧手安排,方能达至意蕴丰富、气象万千之效果。
旨在保留一个生命化的讲述方式,故在传记结构上依时序按编年与专题叙事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冯端院士科学生涯的各个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分类撰写,将各类素材插入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中,灵活组,故乡(童年)篇,记述冯端的故乡情,展现家族渊源、社会背景、家庭氛围的作用;求学篇,追溯艰难的求学经历;教学篇,详细记述冯端传道授业、严谨治学、教学相长的教学全过程;科研篇,详细记述冯端顶天立地执着探索、聚焦前沿开拓创新的科研工作,重现当年波澜壮阔的科研场景;团队篇,集中记述冯端创建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视实验室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团队搭建、平台筑就,开创“大师加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著述篇,重点讲述冯端知行合一,著书立说、构建体系,传播科学、溥益众生的著述经历,浓墨重彩渲染这段持续五十多年的著述经历;人文篇,冯端的科学事业成就与其人品密切相关,取决于科学、人文双重素质的交融互补,从人文视角展现冯端融合科学学术思想与人文素养之精华,成就科学、文学、艺术、诗歌等建树的经历;风范篇,记述冯端立足物理,超越物理,以文理兼通的知识结构和屹立世界前沿的创新能力,融合科学学术思想与人文素养之精华,读书、教书、写书,提高人生之品位,享受创造之乐趣;无论何职何位,都尽职尽责,基于创新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凸显冯端的社会责任担当;本色篇,讲述冯端兄弟情深、家和事兴的科学研究后方情况,人生之路,处处都有亲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通过生命历程的描摹,努力勾画冯端院士的科学人生,以求呈现一个立体的、全面的、鲜活的冯端形象。
时至今日,书已付梓出版,献呈社会,正是苏东坡所慨叹“一生看得几清明”,我已用心、已努力,但不知是否如所期望的呈现出“生动而充满魅力的当代科学大师的形象”?不知道是否对得起冯端院士平淡而又辉煌的人生?唯一可以告慰的是书之真实,每一个字都有依据。韵乃自书卷中得来,趣必从个性中表现,斯书有存一处之风光,宜其读者自得之。
在写作过程中,传主冯端院士和夫人陈廉方先生的充分信任和宽容大度给我信心,他们重在写真求实的理念使我进一步确定了写作方向,有利于梳理脉络和廓清思路;他们所给予的指导使我在科学性的把握上准确到位,毫不含糊。而作为冯端院士的长期合作者,南京大学金国钧教授则详细回顾了他们合作著书立说建构体系的著述经历,介绍他们旨在传播科学溥益众生的努力,不厌其烦地解答许多琐碎问题,他的协作为我梳理这段长达30 年的历史,敷衍文案,提供了很大便利,其热忱友善令人印象深刻,记忆犹新。诚然,这本传记的完成,得到了许多人的关心和支持,给予无私的奉献和帮助,鉴于必然有记忆不全的疏漏,故不在这里一一罗列名字,在此一并表达诚挚的感谢!
写作期间,时值老母亲突发脑梗,住院治疗,亟须照顾。守护与写作,不能两全,在此两难之际,得到家人的谅解,慨然分忧解难,承担起绝大部分的守护照料职责,对于我的写作给予了无尽的支持和鼓励,深深的谢意属于我的一家:父亲冯家鸿,哥哥冯青云和嫂子周志军,妹妹冯小云和妹夫黄宁昌、外甥女黄昕,弟弟李星云和弟媳张瑾,弟弟冯凌云和弟媳宋津军,他们秉行“君子成人之美”圣道的淳朴、善良,使我铭记。
在这里,我也要对我年迈的母亲李一平表达感激之情,她积小善而成大爱,呵护自己的子女,用伟大的付出诠释母爱真谛,践行社会担当,默默奉献,子女的业绩、成就是母亲最大的自豪和欣慰。母亲多年来一直给予我鼓励,即使在病榻上亦要我去忙自己的事,不要分心,全身心支持我写作,我的所有成绩都归功于我的母亲!祝愿老人早日康复!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冯少彤和儿子冯熠,没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本书是不可能完成的。